卢璐瓷贴面美学修复的危险性大吗?每个人在幼年时期的牙齿都是洁白靓丽的,随着时间的推移,长期食用一些包括茶、咖啡、酱油等有色物质,从而是牙齿表面开始发黄,甚至变黑。这样导致我们不敢大笑,笑起来很不自然,可以说已经影响了我们的生活,而牙齿瓷贴面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,那么,瓷贴面美学修复美学修复的好处有哪些呢?
瓷贴面是应用粘接材料将薄层人工瓷修复体固定于患牙唇面,以遮盖影响美观的缺损,变色等缺陷的一种修复方法。瓷贴面最初的时候仅用于遮盖变色前牙及修复小的牙体缺损,近年来随着做材料及粘结材料的发展,其修复适应证已有扩大的趋势。但是下面几种情况是禁止瓷贴面美学修复的修复治疗的。
1.预备固定面
1.1与陶瓷的要求基本相同,能否正确地预备固定面,对长期固位非常重要。
1.2为了得到最理想的粘结力,固定面必须是粗糙的。操作时可用稀释的氢氟酸或酸化的碱酸和酸蚀,酸蚀时间可根据酸蚀剂强度及修复体大小和形状加以调整,也可在适当压力下用25微米氧化铅砂粒喷砂。
1.3必须彻底清洗去酸蚀剂及砂粒,并用高纯度溶剂防止干燥时表面残留碎屑。
1.4如果使用树脂基质的粘固粉,则选用生产厂家提供的硅烷结合剂清洁和干燥固定面。如果使用化学性硅烷处理(非热处理),不要被丙酮或酒精了硅烷化的表面。两者都会对粘结力产生负面影响。
瓷贴面的问世已有半个世纪之久。50年前,好莱坞的导演就使用过瓷贴面来遮盖变色的前牙,但当时未能解决粘结问题,只能在拍摄电影时暂时使用,那时的瓷贴面也不像现在用真空烤瓷炉做,而是在大气中烧成。后来美国的Simonsen和Calamia历经数年研究,于1982年报告使用氢氟酸处理瓷面再应用酸蚀—粘结技术粘结瓷贴面,粘结效果有明显改进,并报告了瓷贴面美学修复的做和临床应用初步观察结果。根据做方法的不同,瓷贴面又分瓷贴面美学修复和预成瓷贴面。瓷贴面美学修复需要个别做,在真空烤瓷炉中烧结,做工艺复杂,成本高,厚度约0.7mm。预成瓷贴面是根据牙齿测量平均值做模具,热压塑身,高温烧结,其主要性能与瓷贴面美学修复相同,厚约0.8mm。在临床应用时其大小可随患牙情况稍加修改,由于预成做,成批生产,大大降低了成本,这种预成瓷贴面更适合于没有烤瓷设备的地区应用。国内殷新民等于1984年研制成功预成瓷贴面,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效果。胡晓阳、巢永烈等也于1993年相继报告了个别做的瓷贴面美学修复的临床应用观察结果。随着烤瓷修复已在我国广泛开展,加之近年国外已有专用瓷贴面美学修复材料问世,从而使瓷贴面美学修复美学修复有了更快的发展。这里主要介绍个别做的瓷贴面美学修复的适应证、非适应证、做和临床应用方法以及修复后易出现的问题等。
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氟斑牙,染色或变色牙,牙间隙增大,牙釉质发育不全或钙化不全,切角缺损或牙体缺损<4mm,中线偏移牙,扭转牙,锥形牙等牙体缺损美学修复情况,是瓷贴面美学修复的适应证,首选瓷贴面美学修复治疗。但有学者结合目前修复技术认为瓷贴面的适应证如下:(1)变色牙;(2)轻中度釉质发育不全;(3)牙冠形态不良;(4)切牙的切缘缺损(牙冠余留>2/3);(5)唇颊面隐裂,无牙髓炎症状和牙根尖病变;(6)牙间小间隙关闭等美学性修复;(7)轻度牙齿排列不齐的牙面凸度调整。正确选择瓷贴面美学修复的适应证是成功口腔修复的关键。
1、美观:瓷贴面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遮光性,与我们的天然牙体组织有着相同的光学特质,不含金属成分,表现出更佳的美学效果,不会出现烤瓷牙的黑线现象。铸瓷贴面做时有五种不同颜色的瓷块可选择,同时可以采用外染色进行颜色细调,并可以借助树脂粘借纪调整牙齿色泽。
2、安全:瓷贴面需要磨除的牙体组织少,可以保存大量的牙体组织,也不需要杀神经,避免了术后牙髓炎症、坏死等全冠修复的后遗症,可以保持天然牙齿长期的健康。
3、健康:瓷贴面具有很好的透光性,在牙体预备时可以平牙龈即可,这样有利于印模和粘结。严重的变色牙可将肩台置于龈下。与牙龈相衔接的区域也仅在唇侧,对牙龈的刺激更小。更不会有金属烤瓷牙的金属离子导致牙龈变色情况。(编辑3001)